强教必先强师,强师以德为先。师德是教师职业的灵魂,师德师风是教师队伍建设的首要任务。在全国第36个教师节来临之际,我校高中响应教育部号召,组织开展以“学习张桂梅,做四有好教师”为主题的学习活动。我校副校长高雁鸣,校长助理、高中执行校长王静出席。高中全体教职工参会。会议由高中教导处主任李晖主持。


为纾解工作压力,高中工会首先组织开展了“我眼中的你”心理拓展环节,尝试互相“盲画”画像,并写上真诚的祝福语,为彼此送上教师节的暖心祝福。

随后,大会播放了北京外国语大学庆祝教师节主题视频。李晖引用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9月7日全国教师发展大会上的讲话,及教育部的相关通知,解读了今年教师节“立德树人奋进担当,教育脱贫托举希望”的主题,激励教师们守教育报国初心、担筑梦育人使命,并引导全体教师观看了张桂梅老师事迹记录片。

张桂梅老师坚守贫困地区40多年,全身心投入深度贫困山区教育扶贫主战场,是忠诚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扶贫重要论述和“四有”好老师要求的杰出榜样。她用初心和信仰书写着一名共产党员对党忠诚、为民奉献、坚韧执着、于己克俭的大爱情怀,无怨无悔、无私无我地在平凡岗位上奉献着自己、燃烧着自己。高中全体教师应以张桂梅老师为学习榜样,立德树人,不忘初心,争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四有”好老师。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北京师范大学时发表重要讲话,勉励广大师生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在我们的身边,也有许多优秀的榜样。娄树华老师获得2020年海淀区优秀“四有”教师标兵荣誉称号,李妍老师获得2020年海淀区优秀“四有”教师荣誉称号。王静校长为获奖教师颁发奖状。此外,李晖还展示了来自高二(3)班一名学生家长的手写感谢信,信中质朴的语言,表达了对学校和老师浓浓的感激之情。

师徒结对共成长,匠心传承育芬芳。大会还进行了新学期师徒结对仪式,在学科教学和班主任工作两方面为年轻教师安排了引路的良师。年轻教师为导师献上鲜花,高雁鸣校长和王静校长为导师们颁发聘书。高中校区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师徒结对活动能充分发挥经验丰富、师德优良、作风踏实的资深教师的示范指导作用,帮助年轻教师尽快掌握教育方法,助力形成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良好氛围。


导师代表韩笑上台发言,表示愿意与新教师携手共进、共同成长。年轻教师代表何鑫表示将踏实工作,虚心学习,并表达了对学校和导师们的感谢。


高雁鸣作总结发言。他结合国家教育扶贫政策和本学期的校区工作重点,从职业内涵,师德建设,学生教育等方面对教师这一身份进行了解读。他提出,教师不只是一种职业,更是一份事业。教师要有事业心,才能有崇高的使命感,幸福感和责任感。他向每位教师提出了要求,希望教师们成为终生学习者,不断学习,不断创新,与学生同行,用行动成为学生的榜样,“一个肩膀要挑学生的现在,另一个肩膀要挑国家的未来”。

最后,王静对开学以来的工作进行了总结。她希望老师们积极适应变化,不断刻苦学习,用扎实的教育教学知识及教学能力打造“优质课堂”,实现自我提升和团队提升。她强调“亲其师,信其道”,鼓励老师们释放心中的激情与热爱,点燃学生们对学科的兴趣。

抓好师德师风建设是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内在要求和重要保证,本次“学习张桂梅,做四有好教师”专题学习会是高中校区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活动之一,高中校区将继续引导教师践行师德规范,争当师德楷模,努力打造一支作风硬、业务精、素质高的优秀教师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