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法国人,我们是北外附校的学生”

发布日期:2019-05-22 信息来源:

今年4月初,我校初一、初二年级转来了6名巴黎德萨伊中学法国小留学生,在这6周的日常校园生活中,乖巧安静的齐拉娅和夏洛特、认真好学的陆多维还有聪明活泼的若琪诺和拉法乐、法国小学霸田奕博,他们都早已成为了校园中的小明星,我校师生们也早已熟悉了这群身着北外附校校服的法国孩子们。这周他们已经回到了巴黎,他们的爸爸妈妈也陆续寄来了对北外附校及接待家庭的感谢,让我们一同回顾一下这6周的交流吧:

        北外附校的6名法国小留学生平安回到巴黎

北外附校和巴黎德萨伊中学自2014年建立姊妹校,在此期间一直保持良好的交流互访关系。在已有的教育合作关系基础上,今年两校决定尝试开展长期浸入式交流项目,即选择两校优秀的七、八年级的学生(13、14岁),每年进入对方学校开展一个半月的沉浸式留学生活,此项目在两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顺利进行。法国著名作家维克多·雨果先生是巴黎德萨伊中学的奠基人,由法国巴黎大区中文督学提议,此项目正式更名为维克多雨果交流计划,所有参与项目的孩子也被亲切地称为“小维克多”们。过前期层层筛选,最终选出我校初一(6)班法英复语班的优秀学生童佳妮、李瑞拉、张宏瑜、方家恩、张孟东,对应法国德萨伊中学中文国际班优秀学生Raphael(拉法乐)、Gioacchino(若其诺)、Ludovic(陆多维)、Chiara(齐拉娅)、Nicolas(田奕博)、Charlotte(夏洛特)成为第二届维克多雨果沉浸式游学项目中的一员。

为保证项目的顺利进行,今年2月期间我校党总支书记、副校长张继军远赴巴黎德萨伊中学参加法国家长项目说明会,提前见到了法国6名学生,并与其家长进行了长时间的座谈,对诸多细节进行说明。

张继军书记在巴黎十六区的德萨伊中学参加法国维克多雨果沉浸式游学项目家长会

经过双方学校教师和家长前期近2个月的计划筹备,今年4月初,北外附校初一(6)班法语班终于迎来了法国巴黎德萨伊中学的6位“小维克多们”。

初一(6)班班主任王越老师为“小维克多们”组织了欢迎班会

4月10日一早,孩子们进入北外附校的课堂,开始体验中国的学习生活。在同学们热情的关怀、班主任及各科老师们的耐心帮助下,法国孩子们从最初的不适应很快过渡到完全融入课堂,从第二周开始,法国孩子就已经完全适应了我校的生活。除了常规中国本土课程之外,我校为法国孩子还开设了古筝、葫芦丝、国画、书法、太极、中国文化等特色课程,在日常学习的基础上,通过艺术、文化的熏陶更加深入的了解中国。

特色课程、古筝及葫芦丝课程、国画课、数学课程

课余时间,法国孩子们还参加了我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在我校生活的6周,他们经历了各种第一次,比如第一次外语节嘉年华、第一次英语朗读比赛、第一次小语种歌会、趣味运动会,甚至第一次参加专门为他们举办的冷餐会等。

北外附校全体接待家庭的爸爸妈妈为法国留学生夏洛特举办生日聚会

在最后的欢送会上,法国“小维克多们”代表夏洛特在发言时讲到,“在这里的每一天都既充实又有趣,我学到了很多的东西,这一切和法国的学习生活完全不同,我很喜欢在北外附校的生活,北外附校和接待家庭就像是我们的第二个家。”中方“小维克多”张孟东在欢送会上说,“和小伙伴共同学习的6周里,我感受到了法国孩子们很多优秀的品质,也感受到了中法学生之间在文化、生活习惯和思维逻辑上的巨大差异,但这并不是交流的鸿沟,而是我们互相了解、互相学习的另外一个渠道。”他还提到了一些小细节,比如当他问他的小伙伴为什么选择学习中文和喜欢中国文化时,他的小伙伴告诉他:因为现如今的中国在世界上是个强国,中国的文化、中国人民的勤劳、中国国家对内的政策以及外交上的姿态都非常让他钦佩。张孟东同学最后提起了3月中旬习近平主席访问法国期间演讲时提到的,构建中法友好关系,国民感情是基础,而他们作为法语学生、中法文化的小使者,也会努力为中法友谊贡献自己的力量。

张继军在欢送会上的讲话中提到,长期沉浸式交流不仅仅是一次提高语言能力的机会,更是对跨文化交际能力一次难得的实战演练。此外,张继军和我校校长助理、初中执行校长杨磊还为所有的孩子准备了北外附校校服熊作为临别礼物,送给所有“维克多雨果”的孩子们,法国孩子们也为我校校长、老师和家长们精心绘制了贺卡来表达他们的感谢。

张继军书记为“小维克多们”准备了别具特色的小礼物


“小维克多们”为校长、老师和家长们精心准备了贺卡

开心的“小维克多们”

在机场送别时,法国孩子们和自己的中国父母依依惜别,中方爸爸妈妈们6周来全心全力的接待和照顾让他们非常感动,家长们时刻记得他们最爱吃什么、喜欢做什么,每天晚上都会为孩子们送来爱心点心和水果,每个周末都会带他们去各处体验中国特色,学习中国文化,这些天他们仿佛就是家中的一份子,是中国爸爸妈妈的第二个孩子,在机场,家长们就像是在为自己的孩子送行,充满了不舍和牵挂。


      

孩子们回到法国后,法方的家长表达了深深的感谢,感谢学校能够给孩子们提供此次宝贵的交流机会,感谢学校的精心安排,感谢中国家长们对孩子们的热情招待,他们也准备在明年1月北外附校的“小维克多们”赴法交流时,给北外附校的孩子们提供最好的接待。

回到巴黎的齐拉娅开心的给妈妈展示童佳妮爸爸妈妈为她做的相册

回顾2年的维克多雨果项目,我们衷心希望该项目可以继续下去,给两校复语学生提供深度体验对方国的语言、文化以及传统的平台,让北外附校的法语学生们能够亲身感受对方国家的教育制度,了解到法国的家庭环境,真正激发学生对两国语言、文化更加持久的兴趣。

(供稿:初中 编辑:黄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