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淀区关于做好2021年小学寒假期间各项工作的通知
发布日期:2020-12-30 信息来源:
北京市海淀区教育委员会
海淀区关于做好2021年小学寒假期间
各项工作的通知
各小学:
2021年寒假即将来临,按照市教委视频会议精神,为切实做好中小学疫情常态化防控和假期工作安排,帮助学生调整好心理状态,巩固学业知识,丰富假期生活,降低疫情带来的影响,让全体学生度过一个平安快乐、有意义的假期,结合当前疫情防控总体形势,现将2021年全区小学寒假安排及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请学校认真贯彻执行。
一、防疫工作要求
全区各小学要充分估计疫情形势,深刻认识做好首都疫情防控工作的特殊重要性。从即日起,严格落实市教委从严从紧的总体要求,进入应急状态,以更坚决的态度、更严密的措施,做好科学应对。
1.从即日起,各学校进入防控疫情战时状态,已有校园防控措施必须进一步落实到位。严格执行校园24小时封闭管理、校内闭环管理要求。树立底线意识,关注舆情,管住人、管住嘴、
管住手、不传谣、不信谣。
2.从即日起,全体小学干部教师、学生及共同居住人员要坚持非必要不出京、非必要不出境、非必要不聚会、非必要不前往中高风险地区。不再搞跨年级、跨班级的新年活动。
3.从即日起,坚持师生员工每日健康监测,师生员工在校内必须戴口罩。同时,恢复相关数据统计及日报制度,数据上报要快速、准确。
二、小学寒假调整安排
根据2020至2021学年度北京市中小学校历,全市中小学应于2021年1月29日(周五)结束本学期工作, 1月30日(周六)起放寒假。鉴于目前的防疫形式及北京市教委整体要求,现对我区小学寒假放假时间和疫情防控工作做出调整和安排。小学于1月15日(周五)结束本学期工作,1月16日(周六)起放寒假,距现在有3周时间。比原计划提前2周。
学校要按照北京市调整后的放假时间,做好学期课程教学收尾,合理安排复习、期末测试、试卷讲评等内容。所有年级在放假前,应完成本学期正常教育教学工作。寒假期间,各学校不安排线上教学活动,不得组织任何形式的集体补课。
学籍管理平台开放时间等相关工作另行通知。
三、寒假前工作安排(2020年12月30日到2021年1月15日)
1.各学校要严格执行调整后的放假时间,不得擅自提前和拖后放假,不得擅自调休。
2.各学校要认真制定“三阶段工作方案”。第一阶段12月30日到1月15日,要落实防控措施、有序安排教学进度、做好期末评价工作等。第二阶段1月15日到1月29日,各学校针对此阶段特点,整体安排学校工作,教师正常上班,学生居家以实践活动为主,可以开展适当的网上学习交流。第三阶段1月30日至寒假期间,做好寒假工作方案、值班值守方案。
3.期末测试时间。原则上建议各校1月7-8日两天进行期末测试工作。学校要统筹做好期末考试的组织和命题工作。各年级期末考试要严格依据课程标准和教学进度命题,避免试卷题目繁难偏怪,不得随意加大考试难度、扩大考试范围。
4.各学校要科学合理地布置学生假期作业。学校要统筹安排好寒假作业,优化作业内容和形式,合理确定难度和容量,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负担,既做到帮助学生复习巩固知识,又要满足学生进行拓展学习、休息调整的需要。
5.各学校要切实加强安全工作。一是各学校要在假期前进行一次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讲座,提醒家长和监护人认真履行监护责任,重点加强疫情防控、防火、防煤气中毒、燃放烟花爆竹、道路交通、食品卫生、传染病防控等相关知识教育,强化学生安全意识,提高自我防范能力。通过召开线上家长会、致家长一封信等形式,告知家长放假时间,提醒家长加强对孩子假期管护,安排好孩子假期生活,使学生度过一个安全、健康、快乐、有意义的寒假。二是各学校要切实加强校园安全管理,假期前做好隐患排查,安排领导值班,尤其要加强重点部位和重点时段的安全巡查工作。严格执行校园封闭管理,校外无关人员一律不准进校门。加强校园管控,定期开展教室、宿舍、食堂、厕所等公共场所消毒,保持校园环境卫生整洁。寒假期间,要落实防火、防盗等安全措施,妥善管理好实验室仪器、特种设备等,及时切断或关闭相关场所的电源、水源、气源,严防各类事故发生。如发生重大紧急事件,要立即上报,坚决防止迟报、瞒报和漏报现象发生。
6. 各学校要严格落实校园防控措施。一是坚持校园相对封闭管理。严格校门管理,严把入校人员关。处于中高风险地区人员,要严格落实当地和北京市疫情防控标准和要求。原则上校外无关人员不得进入校园,确需进入校园的,需经学校同意并核验健康码。自京外、境外返京人员还需提供3日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严格查验行程码、健康码,测量体温,登记入校。寒假期间,中小学校园静校管理,学校做好每日巡查和值班值守工作。二是严格控制聚集性活动。各区和学校不得组织包括大型会议、节日联欢、师生聚餐等在内的聚集性活动。放假前,学校仍然要坚持以年级为单位闭环管理,教育教学活动要增大人员间距。对于托管学生,要坚持按照区域相对闭环管理,减少人员交叉聚集。三是落实校园常态化防控措施。加强师生员工个人防护,坚持师生晨午晚检及健康状况日报告、零报告制度,坚决杜绝带病上岗上课。在校园内严格、科学佩戴口罩,落实个人手卫生措施。进一步落实校园环境消杀、通风措施,重点部位施画一米线。放假前,要开展学生安全和个人防护教育。
7.各学校要做好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各学校要面向家长做好关于寒假工作的政策宣传,及时将工作安排、有关要求传达到每一位家长,努力帮助家长解决实际困难,吸收家长合理的意见建议,争取家长的支持与配合。引导家长履行监护责任,做好学生寒假期间的个人防护。指导家长在假期间,关注学生情绪和心理状态,呵护好学生心理健康,在“光盘行动”和“垃圾分类”等方面以身作则,引导孩子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8.各学校要建立健全家校联系制度。进一步完善区、学校、班级及学生和家长沟通联系机制,学校要对所有教职员工和学生及家长的联系方式进行备案,学校及班主任要随时掌握学生的有关情况,确保突发情况下沟通联系畅通,要按照防疫工作要求做好相关信息上报工作。
四、提前放假到正式放假工作安排(1月15日到1月29日)
1. 做好家校沟通工作。1月15日至1月29日期间,学校要组织教师开展线上家访和“一对一”学生谈话,全面了解掌握学生成长环境和思想动态,增进家校之间的沟通与信任。做好学生个别答疑和辅导,及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2.做好学校教学管理工作。学校可借鉴之前居家学习的经验,活动形式要多样、内容要丰富、学思要结合、静动要有度,侧重从学习心理、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等方面帮助学生做好调适,顺利过渡。
3.要根据需求提供托管服务。1月15日至1月29日期间,学校要提高政治站位,提前进行情况摸排。针对确有需要的家庭不得推诿、不得拒绝,要提供必要的看护、托管服务。各学校要精心安排学生一日在校生活,切实解决家长后顾之忧,避免引发舆情。可以根据学生人数,适当合并班级管理。各学校不得以托管名义组织学生集体教学或补课。看护、托管期间校园疫情防控工作的要求,与学校正常教育教学期间保持一致。每日托管时间原则上从8:00到下午5:30。
五、正式放假重点工作安排(1月29日以后)
1.切实加强假期间疫情防控工作。准确把握这个假期的特殊性,假期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学校干部教师、学生及共同居住家庭成员要坚持非必要不出京、非必要不出境、非必要不聚会、非必要不前往中高风险地区。干部教师原则上落实在京过节要求,减少不必要的外出活动。不得组织、参加聚会、聚餐、聚集性活动。教职员工确需出京、出境的,必须按要求审批报备,按照“谁审批、谁负责”落实主体责任。学生及共同居住人员如需出京,应向学校如实报告情况。
2.积极指导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一是学校要统筹调控不同年级、不同学科作业数量和作业时间,严禁布置要求家长完成或需要家长代劳的作业。二是各学校要与学生家长密切沟通,指导家长学习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个性差异安排适量的家务劳动,培养劳动习惯,提高劳动能力,帮助树立节水节粮节电意识,营造有利于子女健康成长的家庭环境。
3.提前做好开学准备工作。各学校要全面掌握、准确记录每一名教职员工和学生返校前14天身体健康状况,建立跟踪档案,做到全覆盖、无遗漏。提前储备好消毒物品、红外体温测量仪、洗涤用品、口罩等疫情防控所需物资。要在师生返校前开展校园及周边环境卫生整治,做好消毒杀菌,为春季开学创造安全卫生的良好环境。要制定错时、错峰开学方案,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分年级、分批次组织师生有序进出校园,防止因体温检测等造成门口拥堵。
六、工作要求
1.加强组织领导。各学校都要成立假期工作领导小组,校长要担任领导小组组长,明确分工,严格落实书记、校长第一责任人的要求,有多校区办学的学校,每个校区必须指定寒期工作责任人。全区统一要求非必须不出京,尤其是学校领导干部必须带头执行。严格执行请销假制度,严格履行请假手续。特殊时期领导、党员教师要主动承担工作任务安排,积极完成各项任务,履行职责。全体教职工要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要积极勇敢承担工作任务。
2.准确把握工作定位。注重尺度,突出假期特征。不得组织线上线下的复习补课,不要叠加教学内容。不得强制要求学生参加假期网上活动;不得组织线下实践活动;不得到密集场馆进行旅行活动。
3.建立检查督导工作制度。各学校严格按照“四方责任”要求,落实好学校责任和个人责任。各校要高度落实通知中的各项要求,区教委对发现问题的学校进行通报。各校要关注家长学生社会舆论反映,做好舆情引导,严防各种谣言扩散,避免负面炒作。
基教一科
2020年12月29日
下一条:关于进一步加强校门管理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