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校园新闻

首页 > 校园新闻 > 正文

·北京市第五届“京研杯”教育教学研究成果征文选登

发布日期:2011-12-02 信息来源:

四人学习小组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在多年的语文教学中,我一贯运用四人学习小组,每四人编为一军,深受学生欢迎。徐小清同学的话很有代表性:“分军学习是极好的学习方法,它给我们以积极思考的机会,以前我总是不动脑子,把老师讲的答案随手一抄,语文课等于白上,因此语文成绩一直不够理想。但分军讨论后,我也积极思考了,课也上得充实了,语文课也成了我最喜欢的科目了。”

一、如何分军

邻近座位的四人为一军,并编为1、2、3、4号。编号可按学习成绩由高到低排列。期中和期末可调整。也可按照能力和特长编号:1号有组织能力,心地好;2号口齿清楚,朗读好;3号善于分析,口才好;4号思维敏捷,辩论好。谁是几号,由各军自己选定,老师登记造册。

二、如何发言

在课堂上,凡带有全班性的关键性的问题,可适时由军长(1号)组织讨论,在讨论的基础上,选派代表发言。发言可按编号依次轮流,以保障每个人都有锻炼口头表达能力的机会。也可以由教师临时指定,以保证每个人在讨论中都积极参加,发言后可记成绩,因为一个人的发言代表全军的水平。

李怡暄同学谈出了自己的体会:“组织同学讨论的形式很新颖,这在很大程度上调动了我们学习语文的主动性。在讨论中,每个人都必须说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同时也要听取别人的发言,特别是那些不同之处。我原来上语文课时不是很爱发言,一学期也说不上一两次,而分军发言后,我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虽然不能每次在全班发言,但我的见解已经被全军同学所了解和采纳,我不爱发言的缺点有了很大改进。”

贺承语同学也说:“编号轮流回答问题的办法,使每个同学都有了回答问题的机会,锻炼了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增强了我们在课堂上的主人翁意识。”

三、教师如何组织讨论

带有全班性的问题,关键的讨论题提出后,要给予一定的提示与引导,不可“放羊”,开始讨论后要观察全班动向,看各军是否都进入了讨论状态,有没有不团结的现象,或聊天说闲话的。接着深入一两个军,真正了解学习情况,疏导思路,若发现有代表性的问题,才可对全班讲,使其他军少走弯路。同时可参与讨论,帮助学生组织语言,使他们发言时力求完美。也可以扮演对立派,激活学生的思路,促其思维深化。

此时教师还应该耳听一个军的讨论,并眼观全班,把握全班讨论脉搏,掌握讨论时间。不要问:“讨论完了没有?”要做到“春江水暖鸭先知”,何时停止讨论,让哪个军先在全班发言,要心中有数,不可问:“谁发言?”更不会说:“怎么不发言呢?”

由于按军组织讨论并轮流发言,就使全班每一个人都有了公平的发言机会,不会出现教师面对全班提问,而只有少数积极分子多次发言的畸形局面。

四、培养合群的人

我们的教育是培养新世纪的人才,要培养创新者和创造者,这其中一个重要素质就是做合群的人。但是与大多数美国学生相比,中国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和团队精神要相对欠缺一些。当我们面对一个正在走向高度全球化的社会时,生活在群体之中,要做出更好的表现,得到更多的收获,具有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无论你有多么好的观点和创意,你做出了怎样优秀的成绩,若不善于表达,无法让更多的人理解与分享,那就等于零。所以在学生时代,谁也不应该只生活在一个人的世界里,应该尽量学会与别人交流与沟通,主动表达自己对各种事物的看法,甚至在大庭广众之中发表演讲。因此,在语文课上给学生说话交流的机会,是培养这种能力的途径,通过小组发言,有助于逐步成为一个合群的人。

张竞同学深有体会的说:“分军讨论,可以把不同意见和观点综合起来,培养了同学们相互配合齐心协力的团结精神。”谢晶同学在语文课上学习很自觉,她说:“分军学习能发挥每个人思维的长处,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每个人的思维角度都不一样,都有各自的思维方式,在讨论中都得以阐述,发言者再进行概括综合,众人拾柴火焰高吗。”

五、分军学习打破了教师唱独角戏的一统天下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课堂的主人,教师要给他们充分的时间与空间,而适时适度的分军学习,是在每个学习个体自学基础上的延伸。笔者遵从的异步教学法是对同步教学“满堂灌”的革命,讨论也体现了这一本质特点。张帆同学写道:“分军学习加强了我们的主体参与意识,使我们能够积极思维,结束了以往教学中只有教师唱独角戏,而同学们看上去只是观众,甚至陪衬的教学方法。这样可以使同学们的学习处于主动地位,老师只做必要的点拨和指导,给同学们提供了一个充分的思维空间。”

同步教学的弊端同学们是深有体会的,他们渴望教师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以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李虹诺同学说出了大家共同的心声:“当今世界需要有创新思维的人,而陈腐的教学方法总是老师满堂灌,学生在笔记本上记答案,或老师提问个别同学,而后再给答案的方法,结论往往单一化,绝对化,把同学们引入非此即彼的思维定式。而同学们在自学基础上的分军讨论,全班分若干个军,那么对于同一个问题就可能有若干个答案,每个军的思路和思维方法不可能完全一样。这样通过讨论,倾听他人的分析,就扩展了自己的思路,促进发散思维的发展,使同学们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听说能力、论辩能力等得到发展,一举多得,优于‘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是显而易见的。”

六、分军学习的实施

1、教师要采取必要的措施,通过一定的训练手段,促使班级有良好的组织纪律性,有较强的自控能力,有团结协作的氛围与争强好胜的动力,才能保证分军学习的实施。

2、讨论开始后,教师要眼观六路,耳听一方。首先用眼神和手势示意各军马上进入讨论状态,或在巡视中走到各军,用手势、动作、轻声细语等方式及时给予激励评价。

3、教师的听不要影响学生的讨论,不要轻易插话,告诉学生我是来听大家发言的,你们每一个人都要大胆说出自己的意见。只有在全军都不明白时教师再从旁略加提示。

4、教师在巡视中听到相同或不同意见时,可允许学生下座位,促成“强强联合”或造成“针锋相对”。有的问题甚至可以延伸为全班的讨论题。

5、教师可选择正确的或错误的或有代表性的讨论结果,让学生写在黑板上,以备“强化效应阶段”使用。

七、结束语

分军学习是笔者课堂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除组织讨论外,还可以有以下“功能”。

1、堂上学习现代文时,分军初读课文

——朗读——画字词——概括大意——初步分析,每人都有任务并都有发言机会。

2、学习文言文时可把课文分为若干部分

按军依次分工——朗读——解释重点词语——翻译——评析,使每个人都参与学习,而负责的内容必须依次轮换。

3、阶段复习时,各军可分别承担某一部分,全班构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4、可在军内互相检查作业,或按军轮流检查全班听写等练习或作业。

5、可在互相批改课外札记的基础上,推选优秀篇目,参与全班评选。

6、教师可按军面批大作文,组织四人之间相互学习;亦可实行保甲联坐法,若相互批改后老师再检查出错别字,令全军每人写七遍,以巩固记忆。

但是,分军学习也有诸多要注意的问题:讨论时只听一位能说者发言,或者偏离主题聊天;发言不能依次轮流,只让某个人说;学习时闹意见,互相指责或推诿;分工而不负责,使学习流于形式等等,这些问题都需要教师及时发现,并且巧妙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