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扬北京精神,做时代好少年——记小学部2011-2012学年度第十五周主题校会
发布日期:2011-12-12 信息来源:
赵主任与四位少先队员代表共同解读“北京精神”
2011年11月2日,北京市公布了“北京精神”——“爱国、创新、包容、厚德”。作为城市精神,它是首都人民长期发展建设实践过程中所形成的精神财富的概括和总结,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体现了首都历史文化的特征,体现了首都群众的精神文化追求。
作为首都的小市民,我校的少先队员们也展开了讨论,在赵玉玲主任的带领下,举办了一次传扬北京精神,做时代好少年的主题校会。
本次校会以北京精神为内容,以师生讨论为形式,通过广播传扬给了全校师生,北京精神分别是爱国、创新、宽容、厚德,就这四组词语,赵主任先后对几名小少先队员进行了提问,队员们回答的也相当精彩。周博文同学回答了关于“爱国”这个名词,她说:“爱国放在首位呢,因为北京是中国的首都,是我们中华五千年文化的聚集点,很多烈士都为了祖国抛头颅洒热血,我们不能崇洋媚外,要爱自己的祖国!”赵主任也连连称赞,随后通过小故事形式把周总理和影星李小龙的爱国事迹呈现给大家,虽然是广播,但是很多中队也传来了阵阵掌声。那么,我们作为小学生应该怎样去做,升旗仪式上庄严地队礼、响亮的歌声都能够证明我们小学生的爱国热情。
谈到创新,江瑞讷同学有了她的看法:“我觉得,现在祖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国家,现在北京引来许多外国人,来旅游、长期居住,因为北京有创新的精神,一个国家要是不创新,这个国家就不会进步,同学们可以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点点滴滴做起,创造出美好的未来!”每个同学都要有一双发现的眼睛,用发现的眼光去看世界,世界将变得更加精彩。
接下来,少先队员代表们又对包容和厚德谈了自己的理解,副大队长肖宇辰说我们都要做到包容,做到包容,是我们所有人的目标。在学校我们要做到宽容待人,不和别人斤斤计较,这样子能化解一场矛盾,可以让双方重新成为好朋友。如果我们所有人都能做到这一点,世界将充满和谐。同样,在学校里也要时刻做到包容,每位同学都应当有一颗包容的心。对于厚德,红领巾广播站小站长刘泽秋说:“我觉得,厚德意思就是有好的品德,早在几千年前,中国的伟大教育家孔子就说过人要厚德,如果按现在来说,一个人没有好的品德,就不会有人和成就,一个成功的人是不会没有好的品质的。”
每一位少先队队员都做出了精彩的回答,体现出了我校少先队员的这种素养,赵主任随后提出了期望,希望同学们能在北京精神的引领下,继续宣传与传承精神内容,少先队大队委员会也会按照赵主任要求提出倡议,出一期北京精神板报、收集一篇爱国故事或诗歌、做一次手抄报、学唱一首爱国歌曲等。让我们的少先队员们,传扬北京精神,为首都添彩,为祖国争光,做时代好少年。
中对辅导员解读“北京精神”
同学们认真聆听
(供稿:杨安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