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校园新闻

首页 > 校园新闻 > 正文

融汇大讲堂第六讲 | 人工智能赋能教学与科研

发布日期:2025-03-21 信息来源:

编者按

为助力学生建立多元发展坐标系,努力培养“有家国情怀、有全球视野、有专业本领”的国际化预备人才,北外附校秉承“不忘初心做真教育、面向未来做新教育、开放办学做大教育”的办学理念,组建家校社领航者联盟,创新打造大讲堂育人矩阵:明德大讲堂、融通大讲堂、融汇大讲堂。明德大讲堂以“明德弘道”为宗旨,聚焦传统文化浸润、红色基因传承、国情政策解读,重在培育学生国家认同和责任担当。融通大讲堂以“融通中外”为宗旨,聚焦中外文明对话和全球议题,重在启发学生从中国看世界,从世界看中国。融汇大讲堂以“科教融汇”为宗旨,聚焦空天科技、地球生态、电子信息等重点领域,重在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启迪智慧之光。


2025年3月21日,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万海鹏受邀走进北外附校融汇大讲堂,为全体教师带来了一场以“人工智能赋能教学与科研”为主题的演讲,对生成式人工智能如何帮助教师执行教学任务、辅助教学研究等进行了解读说明。北外附校课程教学中心副主任于颖主持活动。

万教授首先向大家普及了关于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基本原理与使用范式,他指出,生成式人工智能自2022年初ChatGPT引发关注后迅速发展,2025年初DeepSeek再次成为焦点。其原理区别于传统人工智能,通过内部学习生成内容,依赖大量数据训练。相关术语包括大模型、大语言模型等,提示词的设计是使用关键,他给大家展示了一些具体的实例,来说明如何更好地使用提示词进行任务输出。

接下来,万教授分别从教学应用以及科研应用的角度对生成式人工智能的使用及作用进行了说明。在教学应用方面,他例举了众多应用软件,并指出这些应用软件的具体功用与利弊,有效利用这些软件,可以帮助老师们进行教学设计与课件制作,可以进行细致的作业批改与说明,还可以即时生成图片与视频等,使教学更加生动形象,也能更好地统计教学过程中的学生数据等等;在科研应用方面,他侧重讲解了如何利用密塔、EMA知识库等AI软件进行科研选题与文献阅读,并从中梳理出这些文献中最核心的内容,甚至生成结果等。最后,万教授还向大家推荐了一些综合性的AI软件或浏览器,例如夸克浏览器、360AI浏览、豆包等,并使用视频进行了相关演示说明。

北外附校全体教师认真听取了讲座。高中物理教师徐江妮表示:“在人工智能已成为现实生活重要助手的当下社会,作为教师,了解人工智能如何赋能教学科研意义重大。万教授的讲座使用大量具体事例,深入浅出地向我们普及了生成式人工智能的特点与使用范式,让我认识了很多新的人工智能软件,也让我进一步了解了如何借助AI辅助教学设计、进行作业批改、制作课件与动画、分析学情数据、进行科研选题与文献阅读等,对我帮助很大。”

专家简介

万海鹏,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青年燕京学者培养对象、北京教育学研究会理事,曾获教育部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和教学团队、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北京市工人先锋号、北京市优秀本科毕业论文指导教师等荣誉,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和面上项目、北京市社会科学青年基金、北京市教育科学规划优先关注课题、北京市教委科技一般课题等项目,参与国家级/省部级课题10余项,发表论文30余篇,主/参编著作9部,获国家授权专利3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