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校园新闻

首页 > 校园新闻 > 正文

明德大讲堂 | 琴韵千年传雅意,非遗传承人金润一走进北外附校

发布日期:2025-04-01 信息来源:小学部

编者按

为助力学生建立多元发展坐标系,努力培养“有家国情怀、有全球视野、有专业本领”的国际化预备人才,北外附校秉承“不忘初心做真教育、面向未来做新教育、开放办学做大教育”的办学理念,组建家校社领航者联盟,创新打造大讲堂育人矩阵:明德大讲堂、融通大讲堂、融汇大讲堂。明德大讲堂以“明德弘道”为宗旨,聚焦传统文化浸润、红色基因传承、国情政策解读,重在培育学生国家认同和责任担当。融通大讲堂以“融通中外”为宗旨,聚焦中外文明对话和全球议题,重在启发学生从中国看世界,从世界看中国。融汇大讲堂以“科教融汇”为宗旨,聚焦空天科技、地球生态、电子信息等重点领域,重在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启迪智慧之光。

2025年3月24日,中央音乐学院优秀毕业生、伏羲琴院副院长、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琴艺术)传承人金润一走进北外附校明德大讲堂,以“历代古琴音乐发展与欣赏”为主题,通过讲、演、互动相结合的形式,带领师生感受千年古琴的独特魅力。

金老师从古琴的构造讲起,将千年古琴的文化基因娓娓道来。古琴历史悠久,最初以五弦对应五行,后经周文王、周武王各加一根,形成如今的七弦琴。古琴的形状也凝聚着古人的智慧:琴身长三尺六寸五,暗合一年365天;琴面弧形,琴底平直,象征着天圆地方;十三徽位则对应十二个月与闰月;琴弦挂于琴面,如同北斗七星高悬。“古琴的构造如同一个人形,有头、肩、颈、身、尾,背后还有龙池、凤沼两个共鸣箱。”金老师生动的讲解让抽象的文化符号变得触手可及。

从伏羲制琴的传说,到唐宋元明清的琴韵流变,金老师以琴曲为舟,带领师生泛舟于历史的长河:春秋时期的《酒狂》,以三分拍表达疏狂不羁;盛唐时期的《阳关三叠》层层递进,离愁别绪绕梁不绝;宋代的《潇湘水云》则以山水意境,映衬出文人对山河破碎的无限感慨;元代琴曲融入马背民族的豪迈气韵,明清时期《神奇秘谱》等典籍让千年琴音得以永驻;而现代古琴更迸发新活力,李祥霆先生创作的《三峡船歌》突破传统技法,以“轮指”模拟惊涛拍岸,让古老琴弦奏响时代强音。

“孔子的名和字是什么?”“宋徽宗创造了哪种书法字体?”在讲座过程中,金老师还穿插了与学生的互动环节。同学们踊跃回答,现场气氛活跃。为了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古琴的魅力,金老师还邀请学生出题,她根据题目即兴弹奏。同学们的提议精彩纷呈,有的想听能展现田园风光、符合春天欢快氛围的琴曲,有的希望听到“魔性”的跑操旋律。金老师凭借深厚的古琴功底,将同学们的要求一一化作灵动的音符,赢得现场阵阵赞叹 。

活动最后,金老师演奏了经典曲目《送别》。“长亭外,古道边……”全场师生轻声合唱,悠扬琴声与童声交织,为讲座画上温暖的句点。

北外附校小学、中学部分学生代表参加了讲座。讲座过程中,同学们认真倾听,并与金老师积极互动。

六年级学生张益萌表示:“这次讲座让我对古琴有了全新的认识!原来它的每一处设计都蕴含古人的智慧,比如七根弦代表天地五行,琴身象征天圆地方。金老师弹奏的《阳关三叠》让我仿佛看到了千年前的离别场景,太震撼了!希望以后能有机会学习古琴,感受这份传统文化的魅力。”小学英语老师贾娟在活动结束后分享道:“古琴不仅是乐器,更是历史的见证者。金老师生动地讲解了不同朝代的经典曲目,比如《潇湘水云》就让我们听见了南宋文人的风骨。这样的课堂,是文化传承最美的样子。”


【专家简介】

金润一,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古琴专业,师从古琴大师李祥霆、伏羲琴院副院长,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琴艺术)传承人、“琴润一生”品牌首席执行官、中国古琴博物馆学术委员、中国古琴专业委员会秘书长、荣宝斋画院古琴教师、首都师范大学科德学院古琴教师、深圳职业技术大学古琴教师、金山爱乐乐团古琴首席。

   出版作品《金润一四大名著琴歌》专辑《琴箫合奏》专辑(金润一古琴、李祥霆箫)《敦煌•思》原创歌曲专辑《琴润一生》古琴音乐会专辑《金润一2019古琴音乐会》专辑《古琴少儿轻松学》古琴教材《佛曲古琴教程》古琴教材《儒家古琴教程》古琴教材《道家古琴教程》古琴教材《琴润一生古琴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