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学段跨学科教研⑧|北外附校邀请北外任大援教授开展高中语文融通课程联合教研活动
发布日期:2024-01-26 信息来源:课程教学中心
【编者按】
为做精做实融通课程体系,落实融通课程的进阶性、综合性、实践性等要求,在2024年春季学期开齐开好高中融通课程,北京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组织各学科教研组开展跨学段、跨学科教研系列活动。
2024年1月24日上午,北外附校邀请北京外国语大学长青学者、《国际汉学》杂志副主编、北京市对外文化交流研究基地学术委员会主任任大援教授与高中语文组联合开展“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融通课程跨学段研讨会。研讨会以线上的形式进行。北外附校校长张文超,课程教学中心执行主任王静出席会议。会议由王静主持。
会上,语文教师陈静就“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课程的开设背景、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学习方式、主讲团队等方面进行了汇报介绍,重点对课程大纲每部分的内容进行了解读,同时提出了自己在课程设计时的困惑,期待任教授能够提出改进建议,进行高位引领。
任大援肯定了语文组前期的工作以及课程设想,同时就课程的整体设计提出了自己的一些建议。他认为,从课程内容的落脚点来看,建议把传统文化放在全球化背景来看,从人类发展和全球发展的角度来看,要关注到传统文化对于学生精神的激励,以一种潜移默化的方式达到教学效果;从课程大纲的总体构架来看,他建议将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与外延以及跨学科学习方法等与本课程其他内容融合进行;从课程的具体内容来看,建议融通先秦诸子流派的思想观点,如讲儒家思想时可以融入对法家思想的评价,讲墨家思想时可以与名家的逻辑推理和概念分析进行比较,也可以与阴阳家的阴阳五行思想及对自然科学认识的不同进行比较等;从学生学习方式的角度来看,建议进行研究性学习,或是布置一些小的课题研究的任务,例如结合流行音乐中表现的世界观,用传统文化思想分析现代流行因素,可以让学生结合知网等权威文献平台进行资料查阅,从而使学生可以了解研究的一般方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张文超代表学校对任大援教授的指导表示衷心感谢,表示将充分吸收任教授提出的宝贵建议,做好“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课程设计和实施工作。他指出,本课程要坚持高起点定位,注重每一讲话题的选取和设计,注重学生研究能力与研究方法的培养,注重课程的时代性,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全球热点结合起来,引导学生深刻领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何影响着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民族心理、审美情趣和行为习惯,如何影响中国当代的经济政治社会制度,以高度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参与文明交流互鉴。
北外附校课程教学中心相关负责同志,高中语文组全体教师参加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