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外附校小学美术学科简介
发布日期:2024-06-14 信息来源:
北外附校小学美术教研组以《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为指导,全面培养学生的美术素养,陶冶审美情操,完善人格。美术教师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让学生在学习美术和参加美育活动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的艺术修养和文化素养。
根据北外附校的育人目标,小学美术课程建设重视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国际视野。小学美术课程通过引导学生学习中国传统美术的传承和发展,增强文化自信;通过关注中西方美术的交流与融合,涵育开放包容的心态,提升美术素养。
小学美术课程作为国家课程,面向全体学生开设,以美育人为导向,重视艺术体验,突出课程的综合性。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小学美术课程不仅贯彻了国家美育的核心价值导向和要求,还结合了季节、节日、时事等元素,形成了一套多元化、具有实际操作性的课程体系。课程密切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强调艺术美化生活、艺术表达情感的多重作用,以满足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小学美术课程在各学习领域都注重中外美术的相互渗透。学生们可以接触到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艺术形式和风格,从而拓宽他们的视野,增强他们的艺术鉴赏能力和创造力。
小学美术选修课程能够满足学生在不同艺术领域的发展需求。北外附校规定,学生在小学阶段必须选修一门及以上的艺术课程,旨在通过掌握一项艺术技能来表达思想情感与审美态度。选修课程呈进阶性,低年级着重打好基础,中高年级则选择专业性更强的课程学习。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同样融入了中外美术史中的名作欣赏内容,以帮助学生拓宽艺术视野。
针对具备美术特长的学生,北外附校精心设计了社团课程,旨在激发学生潜能,满足学生在美术领域的进阶性发展需求。通过这些课程,学生将有机会深入探索美术领域的各个分支,并进一步提升自己的技能和创造力。在注重技能培养的同时,社团课程还致力于通过各种不同的艺术形式,展现学生的中国传统艺术修养及国际视野。
北外附校根据艺术新课标,开设了特色美术课程,其中包括数字媒体相关艺术课程,如板绘、电脑设计、摄影、微电影等。这些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和技能,以适应当前社会对数字媒体艺术人才的需求。
除选修课程、社团课程及特色课程外,北外附校每学期还组织各类美术活动,包括展示学生美术学习成果的个人画展、迎新年传统艺术教育成果展、艺术节嘉年华体验活动以及“六一”儿童节美术小本成果大展等。这些活动旨在为学生提供更广泛的美术学习平台,促进他们的艺术才能的发展。
在艺术新课标的引导下,遵循课程方案的要求,北外附校美术教师始终致力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不仅关注学生的艺术技能和创作能力,还注重学生的文化素养、审美情趣和人格品质等方面的培养。这种教育理念不仅符合国内教育的要求,也与国际教育趋势相接轨。通过这样的教育方式,学生不仅能够掌握美术技能,还能够培养出独立思考、创新能力和文化自信等素养,以适应新时代新形势对人才的需求。这也正是蔡元培先生所期望的,通过教育培养出具有全面素质的人才,为国家和社会的未来发展做出贡献。
下一条:北外附校小学体育学科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