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工作

首页 > 备份栏目 > 德育工作 > 正文

·用北京精神引领学生发展——记北外附校中学生第13周升旗仪式

发布日期:2011-12-12 信息来源:

2011年11月21日上午,我校校领导,行政部门员工,初、高部全体师生在操场隆重集会,举行北外附校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第13周升旗仪式。高一(1)班张彼得和高一(3)班李美两位同学分别用中英双语作了大会主持。主持人首先对本周的升旗手、来自初一(2)班的王永乐同学作了简明扼要的介绍;与此同时,该同学登台亮相。高一年级同学组成的国旗护卫方队迈着整齐的步伐把国旗护送至升旗台。在全体师生注目礼中,护旗手奋力将国旗抛向空中,伴着雄壮激昂的义勇军进行曲,鲜艳的五星红旗在晨曦的第一缕阳光中又一次冉冉升起在北外附校的上空。

升国旗、奏国歌礼毕,由学校团委书记杜博老师作了题为《用北京精神引领学生发展》的国旗下主题发言,杜博老师首先阐述了什么是北京精神,并对“爱国、创新、包容、厚德”的北京精神作了诠释。他说,爱国,是北京精神最显著的特征;包容、厚德,这两种精神在北京体现的淋漓尽致,北京以其宽广的胸怀和开放的姿态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人才、融合着各民族的多元文化,也培养了我们厚德的品格;最后强调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结合我校开展的科技节活动,对同学们提出了殷切期望,希望所有的同学不要辜负了这美好的光阴,努力学习,寻找机会发展自己,为将来打下深厚的基础,为我们的国家做一份贡献。

之后,主持人宣布了上周获得“流动红旗”的班级和“优秀宿舍”的寝室,并请获得“优秀宿舍”寝室的同学代表上台领奖,初中部宿管负责人徐秀梅及高中部宿管负责人张丽两位老师为他们颁奖。

我校历来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用先进的艺术形式感染、教育学生,在“华翰墨海”的迎国庆书画比赛活动中涌现了很多优秀个人,德育处主任杨磊为获奖班级颁奖。

在积极、热烈的气氛中,我校中学生第13周升旗仪式圆满结束!

国旗护卫队

获奖学生

附:团委书记杜博老师发言稿——《用北京精神引领学生发展》

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近日,北京新颁布了“爱国、创新、包容、厚德”的北京精神,我认为,这种精神也正是衡量我们中学生是否合格的度量标准。

首先,爱国,是北京精神最显著的特征。北京作为祖国的首都,对国家的贡献是最大的。我们作为生活在北京的一份子,更需要顾大局、树正气、讲奉献。心系祖国发展,关心祖国未来。为城市的发展、祖国的建设献上自己的一份力量。

其次,包容,厚德,这两种精神在北京体现的淋漓尽致。北京以自己宽广的胸怀和开放的姿态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人才、融合着各民族的多元文化,也培养了我们厚德的品格。更教育着同学之间也要互相包容;多看别人的优点,多向他人学习,创建一个和谐的学习氛围,宽厚待人,严于律己,将自己培养成为一个有理想、有道德的复合人才。

再则,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一个国家的发展,是要不停地靠科技去创新、去进步。众所周知,中关村是我国科教智力和人才资源最为密集的区域,拥有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为代表的高等院校50余所,以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为代表的国家科研院所200多所;国家级重点实验室67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27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8个;大学科技园24家,留学人员创业园29家等,而我校恰是位于中关村创新科技园内的一所特色学校,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要求我们在科技创新上更不能怠慢,从上周开始,我校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技节活动,张校长作了“让科学的种子在我们的心田生根、发芽、开花,让科学的精神在校园里畅快的演绎,淋漓的发挥”的激励发言,就是希望以此来培养同学们创新的意识,为国家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品质的人才,为国家富强和中华民族的振兴播种希望。未来伟大的科学家、政治家、教育家、军事家和具有创新才能的劳动者等各行各业的领军人物就在你们中间。

同学们,伟大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有一句精彩的名言,他说,播种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收获一种品格;播种一种品格,收获一种命运。当今的世界是一个需要创新的时代,我希望所有的同学不要辜负了这美好的光阴,努力学习,寻找机会发展自己,为将来打下深厚的基础,为我们的国家做一份贡献。

谢谢大家!

杜博老师作国旗下发言

(供稿:吴晓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