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育

【初中·教学研究】快乐阅读,启迪智慧——我校初中召开全体教师读书分享会

发布日期:2022-04-18 信息来源:

好读书,读好书,让课堂充满智慧,让教育一路书香。为进一步激发全体教师的阅读兴趣,促进教师将阅读与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有机结合,4月15日下午,初中校区全体教师读书分享会在二阶会议室召开。副校长于苒,副校长、初中校长杨磊及初中全体教师出席会议,教导处主任王莉主持会议。

首先分享的是王茉老师,源于对学生们能进行简明且精准点评的初衷,她近期阅读了《终身成长》这本书。作者是美国人格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和发展心理学领域公认的杰出学者卡罗尔德韦克。作者在书中提到了决定人生成败的两种思维方式:固定型思维模式及成长型思维模式。前者是从批判抱怨的态度去思考和处理问题,后者则是从鼓励培养的层面去思考和行事,两种思维模式下对人产生的影响是截然不同的。作者认为每个人的的基本能力是可以通过你的努力来培养的,每个人都可以努力和个人经历来改变和成长。所以,我们要勇于打破固有的想法,寻找到新的突破点。思维方式不同,人生体验和结果也会不同,有时候甚至是天壤之别。

随后,李艳颖老师给我们分享了一本好书《泥土集》。正如鲁迅先生所说;“譬如想有乔木,想看好花,一定要有好土;没有土,便没有花木了;所以土是在较花木还重要。”《泥土集》教师篇中有这样一篇文章《教师成长的5项修炼》,李老师从这五项修炼与大家分享。修炼其一是意愿,愿意做教师,认识教师职业特点和重要性;其二是锤炼,熟悉学生、课程、教材、环境;其三是学习,向老教师学习、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其四是创新,不断学习、转变观念,勇于创新。其五则是收获,收获成就感和满足感。希望所有的老师能不断修炼自身,遇到更好的自己。

接着,宋阿云老师给我们分享了《怎样上好历史课》,本书是苏智良先生对“怎样上好历史课”的追问。针对这个问题,22位上海市中学历史学科特级教师分享了自己的独特经验。就问题来说,本书具有实用性和广泛性;就作者而言,他们都是长期在历史教学讲坛上耕耘的“现役”历史特级教师,他们的答案妙招迭出,精彩纷呈,宋老师从书中的课例做了精彩的分享。

最后,史芳老师给我们分享了《深度学习:走向核心素养》这本书,她结合实例谈了谈自己对于“深度学习”的理解。书中提到:“所谓深度学习,就是指在教师引领下,学生围绕着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主题,全身心积极参与、体验成功获得发展的有意义的学习过程。”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就像是一个圆圈,教学活动就是从教学目标的起始点出发,设计能基于学生学情有意义、有梯度的的教学活动,最终回归到教学目标,逐一达成。她以全世界最好的幼儿学生之一的“藤幼儿园”的圆形屋顶运动场为例,生动的阐释了其设计理念,就正如教学目标一样。

此次读书分享会过程精彩纷呈,教师们流利清晰的表达、结合教学实际的深入思考为大家奉上了一场智慧碰撞、思想交流的饕餮盛宴。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在以后的教学中多一些思考,将理论和实践更好的结合,让书本中的知识能真正走进我们的生活和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