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素养提质量 骨干引领共成长 ---中学部开展区学带骨干教师示范课活动系列报道(一)
发布日期:2025-03-10 信息来源:
【编者按】在上学期海淀区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申报评选活动中,我校中学部共有42名教师成功入围,涵盖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道德与法治、音乐、美术、体育学科。本学期第三周至第八周开展骨干教师示范课,旨在通过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进一步提升全体教师的教学水平,推动课堂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
3月6日上午,我校初中数学教研组"区学带区骨干示范课"活动正式启动,初三备课组贺丹、程孝两位教师呈现精彩课例,北京市特级教师张鹤全程参与指导。
贺丹以《二次函数综合题专题复习》拉开序幕。通过精选2023-2024年北京市中考真题,以抛物线的对称性为切入点,通过"信息提取→特征分析→规律推导"的教学路径,培养学生运用函数增减性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有效落实直观想象、逻辑推理等数学核心素养。
程孝执教的《代数推理函数综合题专题复习》彰显创新思维。在整合数与式、方程(组)与不等式(组)等知识模块基础上,聚焦中考第26题命题规律,通过改编2024年真题创设梯度训练,教学中采用"变式探究-小组协作-归纳反思"的立体化教学模式,帮助学生建立代数推理的思维模型,提升学生数学建模和逻辑推理能力。
张鹤老师高度评价了两节示范课,指出初三数学复习应着力构建大单元知识体系,强调"二次函数的本质是图像特征与代数性质的有机统一"。建议教师继续深化"模块化教学"实践,通过思维导图建立知识网络,培养学生从具体问题抽象数学本质的能力,为应对中考代数综合题奠定坚实基础。
本次活动为初三数学复习提供了新思路,通过专家引领、课例示范,有效促进教师对新课标的理解与实施,为提升毕业班教学质量注入新动能。
3月7日,我校初中物理组朱金茹、李宇晔两位骨干教师在物理实验室开展《谁主沉浮——浮沉条件及应用复习》同课异构展示课。
以"船"为线索贯穿全课,两位教师通过"造船材料选择→船难自救→打捞沉船"三个递进式情境,引导学生深入探究浮沉条件。教学中巧妙设计对比实验,帮助学生突破"仅凭密度判断浮沉"的认知误区,建立受力分析的科学思维方法;结合电影素材与真实数据创设救生场景,强化浮沉条件的实际应用能力;通过打捞方案设计,系统梳理浮沉条件的工程应用。
朱金茹针对基础较好的学生,精选挑战性中考真题,在思维拓展训练中融入生命教育、科技伦理等德育元素;李宇晔则针对基础薄弱学生,通过典型易错题辨析、双基训练和视频展台即时反馈,有效夯实知识基础。两节课均实现了"情境链-问题链-思维链"的有机统一。
海淀区教研员马朝华在课后点评中指出:“两节课在"大概念统领下的单元复习设计""实验教学突破思维障碍""分层教学精准实施"三个维度具有示范价值。”同时建议在情境过渡的衔接语设计、自编题情景设计等问题处理等细节上进一步优化。
本次教研活动通过同课异构的创新实践,生动诠释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为中考复习课的深度提质提供了可复制的教研范例。我们期待通过这样的活动,进一步推动我校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高二语文教师任健将柳永的《望海潮》和姜夔的《扬州慢》两首词作放在一起进行了比较阅读,以“城市记忆--悲歌与欢吟”为主题,从“一座怎样的城?”“一种怎样的情?”“怎样绘城抒情?”三个角度,分别解读了两首词作的内容、情感以及手法,课堂内容丰富,讲解深入浅出,学生全程参与活动,积极踊跃回答问题,效果极佳。
教导主任王莉点评:“任老师的这堂课,不仅展示了深厚的文学功底,还通过巧妙的教学设计,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通过比较阅读,学生不仅深入理解了两首词作的内涵,还学会了如何从不同角度分析和欣赏文学作品。这种教学方法不仅提升了学生的文学素养,还培养了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表达能力,值得大家借鉴。”
本次骨干教师示范课活动,不仅展示了我校教师的教学风采,也为全体教师提供了宝贵的教学经验和启示。我们相信,通过这样的教研活动,我校中学部的教学质量将不断提升,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保障。期待未来有更多教师参与到这样的教学实践中,共同推动我校教育事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