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端英语项目】快乐学习,探索未知——我校一年级外教课堂风采
发布日期:2022-03-17 信息来源: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在四处洋溢着暖春气息的日子里,一年级的“小豆包”们像欢快的小鸟一样唱着跳着一起飞回了校园,开始了新学期的成长之旅。
一切都是充满希望的样子,每个人的脸上都欣欣然笑开了花,每个小朋友一如既往地绽放着活泼快乐的光芒,元气满满地踏上了“快乐学习,探索未知”的外语实践新课堂。
叮铃铃——“小豆包”们来啦!
在日常生活中,孩子们每天都会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但通常他们不会停下脚步专门去聆听这些声音。在一年级的外语实践新课堂上,外教们带领孩子们从周围的环境声开始,开启了一次深入的“声音(Sound)”探索之旅。外教们精心设计课堂活动,采用室内学习和室外观察相结合的授课方式,激发孩子们的探索热情,鼓励他们多观察、多发现、多思考、多探索。
图1:外教Noah引导学生分辨声音的方向
外教们首先引导孩子们仔细聆听,安静的教室里其实有细小的各种各样奇妙的声音。“What can you hear?”——外教抛出一个问题,孩子们先是不约而同地安静了一会儿,接着纷纷举手说:“I can hear the computer”,“ I can hear the clock”,“I can hear teacher talking”……孩子们学习感知声音、聆听声音,并试着理解声音可以在空气以及其他物体中传播。
图2:外教Marta通过实验引导学生理解声音的传播
图3:外教Marta教学生制作“纸杯电话”来理解声音的传播
外教们还带领孩子们做了用不同物体制造声音的实验,通过这些实验来解释声音产生和传播的原理——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物体的振动带动了周围空气的振动,这些振动就是声音。振动携带的能量引起鼓膜振动,于是人们听到了声音。
图4:外教Marta向学生讲解声音传播的原理
图5:外教Noah引导学生用敲鼓来制造声音
图6:外教Marta用多种实验来引导学生感受声音的产生
学习科学知识,远不止眼前的书本和课堂。理解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外教们又带“小豆包”们走出教室,来到校园和田园牧场,聆听学生玩耍的声音、操场上拍球的声音,以及动物的叫声,探讨声音的响度,学习区分令人愉悦和令人不快的声音。
图7:外教Noah带学生到田园牧场聆听各种动物的叫声
图8:外教Marta带领学生到校园里识别不同的声音并做记录
除了学习科学知识,孩子们还学习与声音有关的词汇,例如:sound, travel, hear, beat, blow等,并不断使用“I can hear ...”“I beat a drum”等句型与外教们交流观点。“小豆包”们虽然知识储备尚浅,但想象力丰富、思维活跃,在交流想法上积极踊跃、滔滔不绝,每一次举起小手回答问题时,都是孩子们点亮思想火花的又一次成长。
图9:学生们积极参与双语科学课堂
在外教的鼓励下,孩子们尝试用实验去理解和证明科学观点,外教的精心设计,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热情。孩子们置身于语言的浸润中,无形之中,已从只言片语的忐忑,变成了自如流利的交流与讨论。他们畅游在科学的海洋里认识自然,认知自我,乐于探索,积极思考。在与外教们的互动中,孩子们反复进行着语言的输入和输出,越来越自信地用英语表达自己,阐述自己的想法。
每一天,“小豆包”们都长高一点点;每节课,“小豆包”们都会进步一点点。“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功夫,有的是希望”。在每一个更好的明天,我们依旧守护和陪伴“小豆包”们健康成长、快乐学习,一起加油、一起向前!
(高端英语项目组 孟奇 刘姿婵)